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文科)“法官同志,錢已經追回來了,你們為我的案子奔波了這么久,我心里感激!”4月29日,永定區人民法院執行局辦公室,一民間借貸糾紛案的申請執行人彭大姐將錦旗送到執行法官老張手中,錦旗上“懸賞顯神威”一行燙金大字格外醒目。
故事回溯:失信承諾,“貓鼠游戲”
時間倒回2021年12月,永定區法院調解室內,法官嚴肅提醒胡某:“調解書有法律效力,拒不履行會被列入失信名單。”胡某卻信誓旦旦:“彭姨,我卡里一到賬立馬還錢!”
然而承諾成了空話。2023年2月,彭大姐申請強制執行時,胡某的電話已成空號。“最心寒的是去年過年,我在菜市場撞見他拎著高檔煙酒。”彭大姐向法官展示手機里的照片,“我攔住他問‘有錢消費沒錢還債?’,他居然說‘法院都查不到財產,你能怎樣?’”
執行亮劍:盡“執”履責,步履不停
“彭大姐,您放心,案子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不是終點,只要發現線索,我們隨時啟動!”執行法官老張語氣堅定。彭大姐點點頭,回憶起三年前的場景:“2021年調解時,胡某當著法官的面承諾年底一定還錢。我當時還勸他,‘小胡,咱們鄉里鄉親的,別走到這一步’,可他……”她嘆了口氣,“沒想到拖到現在,連人都找不到了。”
“我們多次查遍了他的銀行賬戶、房產、車輛,甚至去了他戶籍地調查。鄰居反映,他去年開過一輛新車,但車不在他名下。”一旁的書記員小田翻開案卷補充道。
“他這是故意轉移財產!法官,我聽說要發懸賞公告了?”彭大姐攥緊了拳頭 。“對!”老張指向公告欄,“2025年3月正式發布,懸賞征集財產線索。這次我們聯合了網格員、社區干部,發動群眾力量,他躲不了多久!”
線索突現:群眾舉報,“老賴”現形
2025年4月28日下午1點,永定區法院執行指揮中心接到群眾舉報,胡某近期頻繁出入某策劃公司。“立即組織警力,務必控制住被執行人!”執行局法官老張當機立斷。
“胡某,我們是永定區法院執行局干警。”四名法警推門而入,驚得辦公室內職員紛紛探頭。面對突然出現的執行干警,胡某先是一愣,隨后懊惱地低下了頭:“我就知道遲早會有這一天……”
執行到位:如我在“執”,兌現權益
4月28日下午3時,在法院調解室,胡某終于道出了實情:“這幾年我東躲西藏,連家都不敢回。看到懸賞公告上自己的照片,我連公共場所都不敢去!”
“那你為什么不履行還款義務?“執行法官老張嚴肅地問道。“我……我以為拖得夠久就能躲過去。”胡某搓著手,“其實我之前開公司賺了些錢,但都存到了親戚名下。”
在法律的威懾下,胡某最終承認錯誤,并當場聯系家人籌措資金。彭大姐握著手機的雙手劇烈顫抖,屏幕藍光映亮她眼角的皺紋:“您的賬戶入賬人民幣130,000.00元……”
“到了!真的到了!”彭大姐踉蹌著抓住執行法官老張的袖口,“法院替咱們討回公道了……”
據悉,胡某一案前后進行6次網絡查控、3次入戶調查,凍結賬戶均為空殼;次年,胡某被列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但其通過親屬代持財產繼續揮霍;第三年,彭大姐提供胡某高消費視頻,法院繼續全方位查找胡某名下的財產線索;第四年,懸賞公告引發群眾舉報,銀行賬戶揭開隱匿財產真相。
13萬元執行標的額,37次外勤,84份文書,200余小時談話記錄……“看到彭大姐收到款項時的淚水,頓時覺得一切值得。”執行法官老張松了一口,“群眾的信任是壓力,更是動力,哪怕執行只剩一線希望,我們也會追到底!”
以法為劍:“法”護民生,“執”守正義
從“終結本次執行”到“全部執行完畢”,從“東躲西藏”到“認錯還款”,這起案件的圓滿執結,不僅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也彰顯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更體現了永定區人民法院用心用情用力守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動力。
一面錦旗,承載著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一筆執行款,詮釋著司法為民的初心。在建設誠信社會的道路上,永定區人民法院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的答卷。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